今年以来,铜官区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区文旅部门认真实施“旅游优势打造、旅游能级提升、旅游品牌传播”三大工程,统筹山脉、水脉、文脉,以地域优秀文化为内核、自然生态景观为底色、文旅深度融合为支撑,优化全域布局,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取得积极成效。
据悉,目前,该区拥有A级以上景区7家,星级酒店3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家;农林村入选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横塘生态园入选全省第二批“后备箱工程基地”。规上文化企业42家,今年前三个季度,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铜官府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类示范基地。
该区谋划文旅“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规划,依托铜文化、五松山文化基础,结合天井湖、西湖湿地、大铜官山、铜博物馆等城市旅游资源以及西湖镇域内乡村旅游资源,组织编制《铜官区暨核心城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把握发展文旅经济、各级政策叠加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打造“礼乐诗仙,乐活铜官”品牌,将文化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聚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系统调查长江流域文物资源、文物古迹、古建筑、传统村落、非遗民俗等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铜陵段)建设。
与此同时,该区做足“文旅+”文章,坚持项目思维,立足江、湖、山、村等区域优势资源,围绕文化创意、数字动漫、精品民宿、红色旅游、研学等板块,谋划有特色有亮点的文旅项目。以文旅产业链为依托,注重政策研究,发挥龙头企业、关联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的推介引领作用,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引进更多企业来区投资。举办有影响力的赛事、展演活动,全方位塑造城区文旅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宽非遗展示路径,鼓励村民传承龙灯制作手工技艺和舞龙技巧,利用春节等假期,开展观赏型舞龙等文艺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将范家湾烈士墓本体及保护范围维修和整体提升工程与朝山村精品示范村整体设计、一体建设,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革命精神。积极推进夜市街区建设,持续加大北斗星城夜市招商引资等工作,不断优化经营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安全、丰富的夜间消费体验,引导发展夜市经济。立足西湖镇农林村近郊资源,优化产业生态,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民宿集群,把农林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成果。以天井湖板块为基点,不断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将天井湖游客的“流量”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增量”。
此外,该区聚焦具有鲜明铜官IP特色的集设计、生产、展示、交易、高端论坛、衍生品开发、研学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发展平台,打造铜文化旅游新地标和新高地。做强产业链,以完善的铜工艺加工产业链为基础,通过建设直播基地,扩大铜陵铜工艺品知名度、拓展铜工艺品发展空间、延伸铜工艺品产业链。做优研学旅游精品线,围绕铜是怎样炼成的,着力打造“寻铜之旅”精品旅游线文创园“铜采掘”、西湖铜艺小镇“铜设计”、铜草花基地“铜勘探”、铜官府文创园“铜制作”、铜博物馆“铜展示”、北斗铜街“铜销售”为切口,设计推出“寻铜之旅”的铜研学旅游精品线路。以成功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为契机,积极融入长三角旅游度假圈,发挥铜官旅游的独特魅力,形成更大的旅游投资和消费。(童关轩)